Thursday, February 24, 2011

中國需要漸進式自由開放

文:陳耐成   02.05.2011


北非國家先后發生反政府活動。先是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成功將領導人阿里推翻,阿里宣佈下台后,美國總統奧巴馬稱讚突尼西亞人民的勇氣和尊嚴,懂得掌握自己的命運。



 除了突尼西亞,埃及、阿爾及利亞、利比亞等北非國家,陸續發生政民衝突。埃及的動亂,起因包括要求實行民主和經濟改革,引發政治動盪、對食品價格上漲,和補貼被削減的嚴重不滿,以及人民認為政府缺乏代表性所致。

 

事實上,北非國家的動盪並不單純,人民要求自由、開放政策的過程,存有背后力量。目前我們看到巴林、伊朗、中國的人民也在鬧情緒。



一路走來辛苦艱難



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黨專制做法﹐目前看來仍屬必要。一個發展中的超級大國﹐假如任由人民要求改變,將影響國家發展進度。中國面對各種外來壓力﹐包括經濟、貿易上的競爭,實現開放與自由政策的過程,必須逐步進行,而非要達致西方國家標準﹐所謂的要求或“目的”。



 近14億人口的中國﹐倘若領導人在政策上處理不當﹐人民受到外界挑撥、影響﹐嚮往開放、自由而走上街頭﹐試想像會有什么后果?歷史告訴我們﹐中國一路走來辛苦艱難﹐不同朝代相同遭遇﹐民國時代到共產體制﹐似乎沒有一天好過。今天中國好不容易走到世界前列﹐甚至隨時更上數層樓﹐過急的要求﹐等于使國家陷入危機,讓人趁虛而入。


 看看當今歐美國家﹐他們的政績可有讓民眾滿意﹖即使他們講民主、民權、民意﹐民眾的不滿情緒可通過遊行、抗議活動發洩﹐但是否意味問題解決了?倘若真的那么開放﹐為何有負面情況發生?相反的話﹐不是產生矛盾對比嗎﹖簡單一句,人心永遠無法滿足現況﹐再自由的國家就有更多問題浮現。



操之過急得不償失


 不同國家不同國情﹐操之過急將得不償失﹐與其為了安撫民心﹐製造國家進入開放及民主的假象﹐不如仍舊保持現有制度﹐逐步向前?一旦人民力量發揮作用﹐情況不受控制﹐國家進入癱瘓狀態,后果難以想像。


 除了情非得已﹐每個人都不希望被約束、控制﹐新加坡人民何償不是?雖然新國政策看似霸道了些﹐但他們的地位、形象遠比許多國家高、好﹐為什么?以新國和中國的版圖比較﹐簡直是超大區別﹐唯一相同的是領導人的治國方針──對人民保留某程度上的限制﹐以防因過于開放,帶來負面問題。國家實施適當的嚴格政策,對于國與民或許是福不是禍。




 
 但願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在處理國家大事的同時,不要忘了人權、民主、開放、自由對人民的重要性,后者該有新加坡人民忍耐、接受的精神,自由中帶有一些約束,約束中又覺得其實很自由!

No comments: